懂懂日记: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七)

历史上,哪段长城以及关隘更重要,取决于都城在哪。

都城在北京。

那么,北京、河北就是防护重心所在。

今天,我们一提长城,大家马上就想到了八达岭,想到了明长城,觉得历史上长城应该主要分布在这一带。

这是错觉。

因为,北京作为都城,很年轻。

有多年轻?

若是只算中原王朝?

明朝才开始的。

在此之前,中原王朝多定都黄河沿线。

洛阳,长安,开封。

出入漠北,多走山西,从太原北上,走忻州,走雁门关。

从而理解了两点:

第一,雁门关为什么是中华第一关。

第二,忻州为什么是山西乃至全国长城遗址最多的地区,从战国到明朝,各个时期的都有,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。

今天,我们说的“外三关”——雁门关、宁武关、偏头关,都在忻州境内,只是,“外三关”的说法是针对北京防线来定位的,明朝之前,这属于“重三关”,这三关失守,那么忻州、太原就会沦陷,太原沦陷,整个中原就会震荡。

所以,若是研究长城文化,忻州属于重头戏,忻州也有计划发力长城旅游,在古城旁边建了长城博物馆,我简单了解了一下,归纳一下就是:忻州长城有“四项第一”、“七项唯一”、“八项之最”。

忻州长城之王牌,肯定就是雁门关。

中华第一关。

忻州的忻读什么?

欣喜的欣。

我在忻州住了两天,对这座城市以及忻州古城进行了一个简单的CITY WALK,来之前,我思考过一个问题,忻州会不会深入开发长城旅游?

毕竟,这资源太好了。

全国独一份。

但是,当我从山海关爬到雁门关时,我认为,忻州不会。

因为,长城除了八达岭以外,均没有热度。

整个长城旅游,都被八达岭虹吸了。

另外,老百姓谁没事研究长城干什么?!

按理说,大家对八达岭也没兴趣,是国家把长城当名片了,大家觉得,不到长城非好汉,一生怎么也要上去打个卡。

忻州不会重点开发长城旅游还有个重要原因。

忻州旅游,头重脚轻。

有个超级大IP,五台山。

今天,旅游第一梯队就是信仰主题的,四大佛教圣地人气越来越旺,五台山旅游有多夸张呢?

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五台山,但是未必知道忻州。

乃至,忻州主动把姿态降低了,打出的口号是:五台山下的自在生活。

搞长城旅游开发,肯定亏钱。

不如,把五台山这张王牌搞好……

忻州古城,也有长城元素,部分城墙还是老的,但是整个古城是新的,崭新的新,忻州古城离核心城区有点距离,我在古城里转悠了一圈,可能是冬天的缘故,没什么人,我不由的感叹,又是一个亏本的开发。

去年,我骑行了山东136区县,建类似古城的地方太多了。

基本,都没运营起来。

属于地产时代大跃进式的古城开发。

当我出城门时,看到了另外一个景象,古城大集,人山人海,仿佛是我小时候赶年集,不知道算不算古城文化的一部分。

反过来一想,忻州古城不用愁客流量。

五台山,分一小丢丢就够了。

我一边CITY WALK一边发朋友圈,有个临沂的朋友发信息问我:董老师,忻州漂亮吗?

我说,漂亮。

她说,我怀孕的时候,我爸爸妈妈跟我讲,我是他们领养的,我老家是忻州的,但是我从来没去过。

我说,放心,很漂亮。

特殊年代,特殊原因……

我把自己拍的照片,一股脑的发给了她。

她说,我会好好收藏的。

我给儿子讲长城十三关时,他有个疑问,难道不能从其它小道绕行吗?

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疑问。

依我爬山的经验,我认为,若是个人,完全没有问题,翻山越岭就是了。

但是,作为行军。

不现实。

马匹过不了,那么军粮就没法保障。

行军,必须走“路”。

具体的路。

打仗是个系统的工程,不是人过去就行了。

我个人对“古长城”的功能理解是防马匹,我说的“古”是指明朝之前,冷兵器时代,明朝之前的城墙很窄,高度也一般,例如我爬的“大境门”长城,人爬过去很简单,但是马过不去。

雁门关这一带,属于什么山脉?

太行山余脉。

恒山,五台山,都属于这一系列,也有人称其为恒山山脉,东西走向,等于给忻州北面加了一道天然防火墙,雁门关就是主防火门。

一梳理发现,忻州旅游主题很丰富,有佛教,有太行山,有长城,有黄河,关键是这四大元素还编织在一起。

今天,旅游开发,有两大主旋律。

一,宗教,名山里,收入第一梯队是道教,第二梯队是佛教,第三梯队才是五岳三山。

二,武侠,尤其是以金庸系列为主,例如到了大理,到处都是段誉。

那,雁门关更值得大搞特搞。

因为,雁门关与《天龙八部》第一男主角萧峰绑定在了一起,乱石谷之战留下孤儿萧峰,阿朱在雁门关苦等萧峰五天五夜,相约共赴塞北牧马放羊远离中原是非,最后萧峰在雁门关一跃而下。

去年,夏天我来雁门关时,景区还把萧峰与阿朱当重点去宣传了,还搞了个萧峰跳崖处……

今年,没了。

工作人员跟我讲,是因为有个记者写了篇报道,说历史景区岂能胡闹?

全撤了。

《天龙八部》是宋朝的故事。

金庸把“雁门关”当故事冲突点来写是有原因的,因为北宋时领土相对比较小,大同、张家口这些地方都是契丹的,雁门关就属于真正的国门了,是中原与契丹的正面冲突区!

十个游客有九个会感叹一件事,原来雁门关这么内地?

这次,在雁门关遇到一位游客,我帮她拍了几张照片,我问看了雁门关有什么感受?

她说,以前即使学过地理、历史,就产生一种固执印象,雁门关应该坐落在大漠或草原边缘,这里总发生与少数民族的战争。出乎意料,它竟然在大同南边——属于中原地区!

这是由今天领土面积而引发的错误联想。

历史上,能有效控制漠北地区领土的朝代并不多,一说大家就拿元朝来举例,整个蒙古人老家都是咱的。

有没有一种可能,是咱被人家划入了领土范围?!

在大部分朝代,雁门关一带就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点,雁门关为什么设在此,而不是设在大同?

也是双方角逐的结果。

雁门关是谁修建的?

工作人员介绍,说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,最有名的就是时任李牧在此大败匈奴!

不同时期,C位关口也不同。

例如潼关、函谷关、剑门关,为什么现在很少提了?

春秋战国时期,那属于国与国的关。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这都属于内关了,没用了。

也不能说没用了。

历朝历代内乱,这些内关也都属于争夺的焦点。

我问工作人员,因为“萧峰”而来雁门关的多吗?

她说,非常多,《天龙八部》热播一次,雁门关火一次,现在不播了,也不火了。

雁门关所处的位置决定了,只要雁门关这三个字在,就会有游客,核心是位置好,忻州与五台山的游客会分流过来,同时雁门关又位于大同与太原中间,在旅游主干线上。

我这次来雁门关,没什么人。

太冷了,风太大了。

游客零零散散。

有从太原过来的,有从大同过来的。

夏天人多。

去年我来的时候,还是疫情,游客也不少……

雁门关的宣传口号是:天下九塞,雁门为首。

在爬雁门关时,收到了条短信:“一座雁门关,半部华夏史”欢迎您来到金庸先生笔下的雁门关景区。

这么说吧,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爱恨情仇,多与雁门关有关。

战国李牧,秦朝蒙恬,汉朝卫青、霍去病、李广、王昭君,还有小说里的萧峰与杨家将,故事里杨业就战死在此。

明清时代,晋商崛起,走雁门关北上,一条走到河北的张家口,一条走山西右玉的杀虎口。

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阎锡山。

路过或战斗过的皇帝也不少,有22位。

从此出塞和亲的公主有5位。

至于大将,更是数不胜数。

让我最意外的是,雁门关上的“天险”二字竟然是武则天所题。

武则天竟然会写字,写的竟然如此之好。

看来,唐朝时,雁门关也很重要?

重要是重要,但是离边境线很遥远,唐朝版块也足够大,有多大呢?

文化输出的厉害。

可以理解为今天美国的加强版。

雁门关的工作人员跟我讲,你从雁门关出发,离开唐的边境线走了很久,发现动不动就能在路上遇到唐军驻当地的军营,然后一群城邦自称是唐的附属国,甚至终于到了东欧,没有唐军基地也没有唐的“盟邦”了,还偶尔能遇到几个因为听多了商人故事,变成精唐的人……

这?!

不知道有没有演绎的成分?

工作人员是雁门寨的村民,整个村子只有六户人家,其余都搬走了,雁门关另外一侧的村子只有两户人家。

他们靠山吃山,开着农家乐,平时还有“公职”,长城保护员。

每天要上山巡逻野长城。

我们是这么相遇的。

今天的雁门关与配套长城,都是新修的。

好在,只有一小截。

远处的都是野长城,长城保护员主要巡逻这些老的长城。

我问,是防止乱刻乱画?

她说,不是,主要是看有没有新的裂痕。

我问,需要天天看吗?

她说,是的,你知道广武明长城的月亮门吗?

我说,知道,仿佛凯旋门。

她说,本来不会坍塌的,是巡逻工作不够,坍塌后还处理了几位工作人员。

在长城上相遇后,聊的很是投机,跟着她回了家,在她家吃了刀削面,15块钱,我又额外给她转了90块钱,当导游费,她陪我逛了逛雁门关,她讲的很不错,让我意外的是,她竟然还读过大学,对历史很有研究,尤其是山西史以及晋商史,讲起来滔滔不绝,雁门关的最后一次辉煌,就是晋商北上,他们出钱再次修缮了雁门关。

再后来,就是抗日战争,非常惨烈,阎锡山在雁门关上设了将士公墓,还修了个纪念亭……

不过,阎锡山雁门关抗日这些,现在很少提了,取而代之的是“雁门关伏击战”,是八路军针对日军汽车运输队搞的伏击战,是八路军抗战初期三个“首战告捷”(另外两个分别是平型关大捷、夜袭阳明堡)之一。

在山西爬长城的这些日子,总会遇到“阎锡山”元素,他配的上“山西王”这个称号,他应该是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,没办法,运气不佳,遇上了二战,否则,没人能撼动他的位置。

美国《时代》杂志对他的评价是:“作为山西的‘模范督军’,阎锡山实际上处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。尽管当时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,但阎锡山为一千一百万人带来了繁荣,在中国,他们最富裕,因而他便显得出类拔萃。”

爬完雁门关后,我有了一个新的冲动。

应该从乔家大院出发,穿过“雁门关”到达杀虎口,走一次西口。

应该,很有意思!

研究山西旅游,还是需要一定的历史、地理知识的,例如封神的《又见平遥》,其实就是讲了走西口的故事。

若是不懂这段历史,会看的云里雾里的,平遥人咋跑到沙俄做生意去了?

少东家,怎么回来的?

肯定是走雁门关回来的。

后记,上面雁门关的照片有两个版本,前面光秃秃的是这次拍摄的,下面绿幽幽的是去年夏天拍摄的。

最后,附两张月亮门的照片,一张是坍塌前的,一张是坍塌后的。

大家不要去打卡了,因为现在做了局部修复,奇丑无比!

懂懂日记: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七)

有问题反馈加微信:mue233 私聊问我 微信公众号:焦虑自愈教程,分享过去走出来的经验
52软件资源库 » 懂懂日记: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