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二)

2023年暑假,儿子去北京游学。

故宫,清华,长城。

回来,还要写作文。

作文里,他提到了八达岭长城上的烽火台……

我给纠正了一下。

那不是烽火台,那叫敌台。

这是对长城最常见的误解,这次我爬八达岭长城,还有游客给朋友打电话,说我就在好汉坡烽火台这个位置。

敌人南下进攻,长城是东西走向。

若是烽火信号顺着长城东西方向传递,收到信号的会是山海关,而不是京城。

那烽火台在哪?

长城外的制高点。

独立存在。

从北到南,依次设立。

今天,大家印象里“长城”的样式,是明长城,主要由徐达和戚继光主持修建的,在明朝之前的长城,多是墙,或夯土,或石块,或土砖,相对比较窄。

历史进入明朝后,冷兵器变成了火枪大炮。

长城由墙也拓宽成了城。

敌台能驻兵,能储存物资,城墙之上可行军,可射击,可防御。

简单一点理解,长城是一条修建在山顶兼有驻兵功能的兵路,夸张一点讲,从山海关能顺着长城走到嘉峪关。

明朝时,长城从东到西是相通的?

基本上是。

但是,也有切割,例如偏头关过不了黄河。

按这个说法,今天顺着明长城遗迹从山海关走到嘉峪关,貌似也不难?

可是,现实中,又很难。

能成功走完全程的,都封神了。

刘雨田,徒步完全程,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独自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人。

董耀会,徒步完全程,直接被媒体冠名为“长城之子”,现在成了长城协会的副会长。

自媒体时代,探险大神也多,我去各大户外平台探寻了一番。

只找到了一位。

自称是徒步长城(有轨迹记录的)第一人。

摇身一变,也成探险家了。

官方认证的。

我这次走的很多路段,就是下载的他的轨迹图。

看起来很简单,为什么实现起来这么难?

第一,多数明长城没有八达岭这么幸运,能被翻修,多已不具备通行条件,而且缓坡地带的城墙多被村民拆回家盖房子了,攀爬难度相当大,我曾经独自爬过浮图峪长城,比较原生态的一段明长城,我体能算是比较OK的,户外经验也可以,全程能跑的地方不走,能走的地方不停,一天也就是爬个十几公里,而且危机四伏,悬崖峭壁,吓出了一身身冷汗。

第二,明长城被现代工程切割的七零八乱了,有些甚至被淹在了地下,譬如喜峰口长城,建国后修建水库,现在成了水下长城。

所以,能走完全程的,的确对得起“探险家”这三个字。

整个万里长城,99%的段落,都没啥存在感。

所有的流量都集中在八达岭身上。

甚至,划了等号。

八达岭就等于长城。

我在张家口理发时,理发师问我来张家口干什么?

我说,爬长城,你爬过没?(我的意思是爬过张家口长城没?)

她说,爬过,前两年,跟家人去北京爬的。

我问,八达岭。

她说,嗯。

从户外的角度,从原生态的角度,我爬八达岭一点感觉都没有,长城太新了,人太多了,另外也没有那种壮美感。

壮美需要三大条件:城破,山险,没人。

北京周边,比八达岭性感的长城多了去。

箭扣算不?

司马台算不?

有个游客打车去司马台长城,问出租车司机司马台长城好玩不?

司机把他拉到了八达岭。

理由是,八达岭人多,热闹。

八达岭上,不仅仅中国人多,老外也多,随处可见。

所以,八达岭上,文化管制非常严。

任何形式的小旗,横幅,都不允许打。

酒水也不允许带上去。

当时我背包里有瓶酒,安检时工作人员问我在哪买的,为什么背着?又确定了度数,提醒我,在长城上不要拿出来。

要是拿出来,可能还没举起来,就被摁倒了。

八达岭也已经成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言符号,来的时候,看了一下介绍:自1954年起,已经有500多位国家元首、政府首脑以及8000多位部长级以上贵宾登临过八达岭。

八达岭,落差不大,爬起来不难,但是雨雪天气要小心,因为有几段不是台阶而是斜面,即便是干燥日子里,也很滑。

大部分游客到八达岭也就是爬好汉坡这一段,然后就下去了,我从好汉坡又转到了12号敌台,这一段没什么人,风景也还不错。

体能OK的,可以尝试一下,很多人都特意跑到这条线上来刻字,不容易被发现。

八达岭的一大特色,就是砖刻。

中文的,英文的,韩文的……

那么,我们来分析一下,为什么八达岭会比司马台、箭扣更容易出圈。

第一,交通。

去箭扣或司马台,一路全是盘山路。

而到八达岭呢?一马平川。

第二,战略。

八达岭是居庸关的最外层防御线,正面迎敌的。

这个位置是燕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,形成了一条接近20公里长的天然关沟,地理学上习惯将关沟作为太行山与燕山的分界线,关沟是连接山西北部、内蒙古和河北的重要通道,也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王朝的必经之路。

所以,关沟就是京城北向防御的重心所在。

自北向南设了四道防火墙。

最外层,八达岭长城,修在群山之上,所以有个说法,居庸之险,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。

次外层,上关。

核心层,居庸关。

候补层,南口。

为什么北京到八达岭的路好走?

就是因为关沟的存在。

公路,铁路,都是沿着关沟走的,不需要翻山越岭。

实际上,长城十三关也多成了现代交通要道,爬长城的这些日子,最初我一直都在感叹,古人的探勘技术真牛,没有俯视地形能力的前提下,竟然能把关口设计的恰到好处,后来我就不这么想了,这些地方为什么能成为关口?是自古以来就是水流、人流要道,长城与关口是被动而生,不需要刻意选址。

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二)

有问题反馈加微信:mue233 私聊问我 微信公众号:焦虑自愈教程,分享过去走出来的经验
52软件资源库 » 我从山海关爬到了嘉峪关(连载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