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懂日记:到家,正好12点,随笔~

昨晚,回来了。

到家,正好12点。

是不是可以安心写文章了?

还不行。

为嘛?

第一,轮番,接风,从早饭开始。

第二,我可能阳了,嗓子疼,流鼻涕,略发烧。

第三,需要处理N多积累下来的。

继续启用简洁模式:

A,队友们多次提出,想购物。

维维提议,去Costco

理由是,便宜。

建议,放在行程的最后一天。

之前,我接触过Costco,是在淘宝上找人代购过三文鱼,实体店我没去过,据说必须有会员卡才可以进入,怕被查,不好意思。

最关键的,我对购物没兴趣。

之前,我带队出国。

总给大家叮嘱两件事:

第一,凡是你想买的,都可以在淘宝或京东买到,而且更便宜。

第二,多看,多体验,少拍照,少购物。

我?

走到哪,都不买东西。

看看就行了。

我就是不理解,为什么大家痴迷于购物,我带队过程中,唯一遇到一次跟地接导游打起来,就是因为购物,嫌给的购物时间太短。

他们是想去免税店。

大家为什么喜欢购物?

第一,过去免税店有正品保证,有价格优势。

今天,这种优势,荡然无存。

第二,总觉得出去一次,回去要给亲戚朋友带点东西,衣服,要给每位家人买一身,鞋子也是,再买点零食。

这是有对应的使用场景。

例如,你回来了,亲戚朋友帮你接风,你总不能说,我从国外回来,什么都没带吧?哪怕带块糖,也是一片心意。

这也是我判断一个人深度的常用方式。

看他的吃相,喜欢吃什么?盘子,筷子应用的如何?

看他的拍照,是对什么都好奇,还是不经典不举起相机?

看他的购物……

购物是最烧钱的,买的时候,觉得每一件都有用,其实买回去都浪费了,这么说吧,大部分人出门旅行,购物消费一定大于团费。

就是我这样的人带队,出发时,旅行中,我都会反复提醒,不要轻易购物,尤其是珠宝类,药材类,保健品类,特产类。

没用。

人均依然会消费两三万。

最后一天,我们没在酒店吃早餐,虽然住的五星酒店,但是早餐没吃过,因为早餐太贵,没选,第一天早上吃的春满园的早茶,昨天早上维维带我们去吃的猪肉米粉,就是现切的猪肉片,很有意思的吃饭,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嫩的猪肉,第一次吃到不发腥的猪肉。

前段时间讨论很火的一个概念叫槽头肉

我们这里叫血脖。

其实,最好的肉就是这一片区,粤菜里最常用,叫猪颈肉。

把槽头肉上的淋巴层剥开,就是猪颈肉。

维维跟我讲,这家米粉店之所以如此火,就是因为肉好,上等的猪颈肉。

吃过早餐,我们去了Costco。

与它的名气相比,Costco面积很小,只有一层,停车场倒有三四层。

人山人海。

东西多是品牌的,便宜。

大家肯定先瞄准衣服、鞋子。

品牌并不是琳琅满目,而是就那么几个,女鞋只有HOKA与彪马,倒是真便宜,HOKA只有600多点,这个鞋在专柜都要1000多。

HOKA是个什么品牌?

我也是刚知道没多久,林薇薇送了我一双,说是最好穿的徒步鞋。

很轻。

我爬武功山,衡山,都是两双鞋,上山我穿登山鞋,下山换上HOKA,超级轻,超级舒服。

后来,这个鞋子我很少穿了,因为林薇薇建议我换掉,她说遇到了更更更更舒服的ON跑鞋,说穿上就想飞,她送了我以后,我一直没舍得穿,这次去深圳才穿上,全程就带了这一双鞋,的确好。

真的走路跟飞一样。

过去,穿斯凯奇有踩屎感。

那,ON就是踩在了有空气悬挂的屎上,尤其是散步时,分不清到底是鞋有弹性还是路面是塑胶的,软软的。

ON的颜值要高于HOKA。

几个队友纷纷购买,给媳妇,给姐妹,但是有个问题。

颜色没得选,款式没得选。

最郁闷的是,常规码,没得选。

据说,有好款,马上就被代购抢了。

我也突然理解了符小姐卖NIKE与阿迪是怎么卖的,应该就是类似的卖法,款不能预定,码也不能预定,有什么要什么。

我直播给林薇薇看了看。

她很惊讶,深圳Costco竟然有小码?

这就是男女差异。

若是她看到一双42的,肯定会买下来给我。

我看到有适合她穿的,我也没想到给她买。

衣服,很便宜。

POLO衫,专柜千元左右的,这里也就是400元,早上吃猪肉米粉,我把T恤弄脏了,顺手买了一件新的,李维斯的,只有百多块钱,换上,中午见杨文剑穿的。

Costco很涨见识。

牛肉,羊肉,红酒,水果,什么都可以试吃。

若是拿个煎饼来。

一会就吃饱了。

全球精选,就说一点,消费满600元送一盒番茄,那我们消费了N个600,我还找了附近的读者们来给刷的会员卡,就是为了领番茄的,这番茄,超级好吃。

我只有小时候吃过这么好吃的番茄。

值得,体验。

原来,购物还可以这样?

没有导购,衣服也不能试穿,购物车巨无霸,整个商场理解为一个仓库更合适,若是离的近就完美了,各式各样的肉,全球精选,透明操作间可以看到师傅们正在鲜切,那肉看着就有食欲……

队友们感叹,Costco为什么不到沂水去开一家?

我说,衣服可能沂水人消费起来也不眨眼,你看,大家来购物就跟抢似的,但是呢,这一片区才是最难的,你看这肉,动辄就是百元一斤,没有足够的消费量难以维持整个生态的稳定运转,卖不了再放回冰箱?周而复始,就黄了。

大家到深圳,可以进去逛逛。

很有意思。

原来,还可以这样?

我觉得,这里面什么东西便宜?

袜子,内裤。

多是CK的,那么一大包才50块钱。

我在这里遇到了杨文剑,不是完全偶遇,而是他知道我在这里,他推着俩娃,他跟我讲,平时逛这个少一些,去山姆多一些。

这是我在深圳第二次听到山姆,上一个跟我说山姆的是北方人驻深圳搞接待的,老家来了领导怎么办?急忙去山姆买床单被罩以及各类进口零食水果,去重新布置酒店房间。

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?房间也是提前开出来的,没有做人脸识别?

山东这边住宿,全是人脸识别。

整个北方,都是。

深圳,不用。

我还问过一个问题,就是会不会有妹子主动或被动送去?

答复是,这方面,每个领导都做的非常好,因为大家都盯着,言、行都要绝对经受的起推敲,至于说去东莞放松一下?

那更不可能。

整个深圳之行,大家最满意的应该就是购物环节,乃至,中午杨文剑请吃新疆大餐,大家吃到一半又提出,想再去Costco买点东西。

B,深圳这群兄弟,基本都迈入了中产,维维前段时间刚买了一整栋楼,最近他全天候陪着我们,给我们当司机,其实他特别忙,整个楼在装修,装修了出租。

杨文剑发展的很好,两大赛道很稳定。

一年大几百万的利润。

关键是整个人成熟了,稳健了,潇洒了。

完全处于内修状态。

内秀了。

我看他们俩,觉得最好的一点,就是家庭经营的好。

有一点变化真的很大。

维维买了理想。

更多的深圳兄弟买了特斯拉,昨天中午一起吃饭的这群小兄弟,多换了特斯拉,甚至成了信仰,我问有没有考虑过自燃问题?

答复,格外的一致,相信马斯克。

这次,我坐了理想L9,特斯拉3、Y,腾势D9,怎么说呢?

就是乘坐体验方面。

传统的汽车品牌,不能说被超越了,而是被性价比超越了,理想这个内饰标准,若是放在BBA,怎么也要百万起。

当然,真跟BBA的百万比内饰,理想的内饰还有那么一丝汽配城风格在里面。

就如同我爹穿了身西装。

就那感觉。

不是很和谐。

但是,这种差距,只有双向体验过的,才能觉察到,可以说是豌豆公主系列,若是从下换上来的,例如过去开20万的车子,突然换到了理想L9,只会有奢华感。

这种差距,不完全是用料。

更准确的讲,是设计,是美,是协调性。

保时泰,小米都像保时捷。

但是,最能拿捏住这个造型的还是保时捷。

就是这个意思。

智能驾驶方面,电车真的遥遥领先了,这些日子,维维多次给我演示自动驾驶,跟我讲理想是这方面做的最好的,当然,特斯拉派认为是特斯拉做的最好。

为什么我对这些东西过去一直不感冒?

因为,我们没有对应的应用场景。

我的生活里又没有堵车。

而且,我更喜欢那种操纵感。

维维认为理想不该做纯电的商务车,理由是有钱人更惜命……

我问你这个理想L9会一直开吗?

他说,有长辈总提醒我,若是没有牌照压力,不要开电车,可能还是要换回油车。

我说,油车才是真正意义的机械艺术之美。

杨文剑跟我讲,现在宝马基本不怎么开了,大部分时间都是特斯拉,比开宝马轻松8成以上,偶尔分个神也可以,回个信息也无妨,不用总盯着路了。

当然,他们定义都很准确,就是手机。

有新的就换。

不差钱。

若是把电车当油车去对待,准备是陪伴十年二十年的家庭大件?

我觉得,就需要谨慎了。

因为,从电池老化的角度来讲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定会自燃的。

读者总回复我,说我时代落伍了,对车子的认识落伍了。

这次在深圳,我隐约懂大家的意思了。

大家是生活在高车流密度的城市,传统的车子需要频繁的刹车,跟车,很累,而造车新势力使开车越来越简单了,类似手机越来越智能了。

而我们没有代步需求。

我们对车子更多是玩具需求。

轰鸣声,机械质感,赛道,穿越……

类似电子表VS机械表。

就写这么多,有些疲惫,等休息过来,慢慢分享!

懂懂日记:到家,正好12点,随笔~

有问题反馈加微信:mue233 私聊问我 微信公众号:焦虑自愈教程,分享过去走出来的经验
52软件资源库 » 懂懂日记:到家,正好12点,随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