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一鸣微博231条干货:你捧着手机看免费视频,我已经把你变成产品
1
前几天看到一篇好文章。
作者把张一鸣所有微博看完,然后整理出他创业初期30岁左右,还没搞出今日头条和抖音,写得最认真的那些微博。
文章名字就叫《围观了张一鸣近10年的微博,我整理了这231条干货》。
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搜一下。
其中157条,是关于个人成长。
还有将近100条关于管理和商业的内容。
太受益了,我花了半个小时,一边看一边在屋子里来回走,一边走我一边还联想起很多事,有的是我经历过的,有的是我了解的。
感受很共鸣,脑袋里嗡嗡响。
看完我就赶紧分享进粉丝群。
还从前157条里挑出17条,让粉丝们着重看。
今天这篇,想谈谈其中的第23条:
短期交往说话忽悠会有溢价,长期交往说话实在会有溢价。
这话有点拗口,你多读两遍,感受会越来越深。
2
之前我做投资人,那会儿跟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,是每天的工作。
大家初次见面,有的人经常语出惊人,要不就是“背后有人”,要么就是身价多少多少,“操盘”过哪个行业里大家都知道的大项目。
大家都会高看他。
既然周围的人觉得他牛逼,他会多少得到一些“实际”的好处。
比如要合作,谈个什么项目,也要多考虑一点他的感受吧,万一他真的有啥背景,有啥资源呢,或者确实能力出众呢。
哪怕坐一桌喝酒,都会多恭维他两句。
但是真的合作起来,每个人有几斤几两很容易判断。
出来混的都不傻,一开始高调,后来发现“不过如此”,这种人会很快失去一开始的“溢价”。
甚至因为他高开低走,最后“实际所得”搞不好比他“应得的”还要更少。
所以张一鸣的建议是:
要实在。
长期交往,说话实在才会有溢价。
哪怕一开始会吃点亏,但是大家慢慢都会看到你的真正实力,该给你的,都会给你。
而且,更重要的是,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话,会给人一种靠得住的感觉。
未来有什么机会,哪怕你未必接得住,人家还是会觉得交给你没问题。
你才有机会去试,才可能突破自己,进到更高一个层面。
这就是长期实在的溢价。
但是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“长期交往说话实在”,因为短期忽悠的溢价,确实太诱人了。
你需要延迟满足。
对,“延迟满足”,就是这些微博从头到尾的几个主题里的其中一个。
另外几条微博也是一个意思。
比如里面的第39条:
坚持原则很多时候是经济的,可以看做是一种短期浮亏、长期受益的投资。
怎么样,有感觉吧。
所谓投资,就是今天的钱不花,投出去未来得到更多。
投资本身,就是一种延迟满足。
而且,投资最考验的还不是眼光,是忍耐和等待,就是我们平常说的,你拿不拿得住。
只有坚持原则承受短期浮亏,你才能长期受益。
还有第45条:
昨天和朋友聊天,总结到: 在这个信息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透明的社会,从经济的角度来看,做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成本越来越高,龌龊的人会越来越倒霉。
不装,不但是一个道德品性优选,而且也是更经济的。
很多人还未意识到这点。
非常清晰。
放弃“装”的短期溢价,选择延迟满足,得到“不装”的长期溢价。
完全符合经济学里重复博弈的逻辑,因为,这已经是一个“信息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透明的社会”了。
3
这231条微博,我们可以半小时之内看完。
但别忘了,这可是从张一鸣跨度好几年的微博里,挑选出来的。
这说明什么?
说明“延迟满足”一直贯穿他创业的始终。
他不光自己延迟满足,还提醒团队:
第90条:
最近 IPO 的公司一堆一堆的,但是大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,他们今天的成功是他们的过去已经决定的,属于他们。 我们的成功是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决定的。
我发现很多事情经常是这样的:今天和明天已经由昨天决定,你还可以决定后天。
除了延迟满足,“理性”这个词,也在他微博里常出现。
但是深究起来,这两个词其实是一回事,因为只有足够理性,你才能延迟满足嘛对不对。
所以在后面商业部分,第21条就说了:
非理性让社会存在各种商业机会,非理性让创业公司错过这些机会。 不要非理性,要非常理性。
看完这条,你一想到市值已经超千亿美元的字节跳动,最杀时间的国民级应用就是今日头条、抖音这两个产品,会不会觉得这条微博非常扎心?
张一鸣用他的延迟满足,他的理性,来做出牛逼的产品顺应你的非理性。
你的消费,源于他的创造。
互联网行业恰好有这样一句话:当一个APP是免费时,你就不再是顾客,而是产品本身。
所以,当你捧着手机看免费视频,非理性地傻笑,理性的张一鸣已经把你变成了产品。
4
这篇文章其实可以结束了,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往下,再走远一点。
来看他的第129条微博:
很多复杂问题是更高维度简单问题的投影,比如说打篮球动作变形、速度慢、配合差,很多时候是体力不行; 写程序烂、bug 多、时间长,是抽象分解问题做的不好;
还有比如海军说的“很多管理问题都是假象,本质是能力问题”。
而解决这些本质问题需要更大代价和决心的。
这段话最精彩的是第一句:
很多复杂问题,是更高维度简单问题的投影。
刚才我们谈论“延迟满足”,你也可以认为,延迟满足是所有能力之上的,更高层次的能力。
所谓钢琴弹得不好,文章写得不好,程序编得不好……这些复杂技能水平低,其实是更高维度的延迟满足没做好的投影。
我平时经常去打台球。
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,每次到了球房就要摆球开打,因为和对手打比赛有输赢,有快乐,够爽呀。
但是我发现球房里真正打得好的人,每次看到他们,都是一个人在那儿孤零零地,简单枯燥地练习。
人家根本不想要一时的爽,人家延迟满足,是为了一旦上手就一杆清台,不给你任何机会。
所以说,张一鸣追求的,已经不是某种单独的能力(虽然也很重要),而是凌驾在所有能力之上的延迟满足,这种“元能力”。
明明能力很强了,他还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。
明明很优秀了,还要继续延迟满足,变得更优秀。
也难怪那篇文章的作者,在副标题里感叹:字节跳动的成功是必然的。
哎,我也觉得。